让红枣产业“甜蜜蜜”——山西省吕梁沿黄区域红枣产业发展调研黄河从这里流过,左带吕梁,右襟陕北,水与石的较量在这里成就了一条神奇美丽的黄河百里画廊晋陕大峡谷。雄伟的黄河不仅使这段河岸形成了天然水蚀地貌奇观,而且赐给这里的人民丰富的资源。
在河东岸的山西吕梁地区,沿着晋陕大峡谷建成了一条长约300公里、宽达20公里的红枣林带,当地农民称其为铁杆庄稼产业带。从栽种规模看,这条产业带覆盖了吕梁市所属的兴县、临县、柳林县、石楼县4个县66个乡镇429个村庄约60万人口,面积达200万亩,正常年产量3亿公斤,果品销售年收入10亿元以上,产区人均收入达1867元,是山西省最大的红枣生产基地。从品牌效应看,这里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久负盛名,主要品种梨枣、骏枣、木枣入选全国十大名枣之列。
临县红枣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等。柳林县的柳林红枣品牌于2010年获准中国地理标志使用权。然而,由于栽培管理水平低,红枣产业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如何走出一条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子,将吕梁红枣打造成一条让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带?记者走进吕梁,进行蹲点调研。多年枣树谁管护五月干旱枣结尽,六月阴雨吃饱饭正是红枣果实的发育和着色期,记者在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枣林里看到,20多位统一着装的人正在树下开沟施肥。
他们在每棵树下覆盖了约20厘米厚的绿肥,再用少许碎土压住。每棵枣树的树干处都有一截五指宽的刷白或缠着一圈胶带,隔几十米安装着一盏太阳能灭虫灯,枣林的周边有整齐的坝渠和新修的道路,形成了一处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治理的景观园区。放眼望去,一边是滚滚的黄河水,一边是满山遍野的枣树林,叶子墨绿,长满幼果。
这片枣林叫三交绿色有机红枣标准化示范园区,面积达2000亩左右,由柳林县山娇红枣公司牵头管护,也是该公司的生产基地之一,有200多户枣农参与。今年的红枣肯定有个好收成,一是有政府大力扶持,二是有企业科学管护,三是老天爷帮忙自称枣农的山娇红枣公司经理高全科说,这片枣林去年还是由枣农散管、不管的林地,今年不一样了,由政府当娘、企业当婆,政府部门给政策思路又给资金扶持,企业则既搞科学管护又搞技术服务,再加上风调雨顺,丰收已成定局。柳林县是吕梁沿黄红枣主产区,全县28万亩红枣林,每年产量在6000万斤左右。
这里栽种红枣历史悠久,现在还有唐代的枣树结果,是柳林的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多年来当地农民视为铁杆庄稼。然而,近年来,红枣生产却出现了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如自然灾害频发导致果裂浆烂和虫害泛滥、市场上不同地域产品的挤压、比较效益下降、劳动力价格上涨等,特别是这些年柳林煤炭产业发展加快,柳林一跃成为山西省财政收入第一大县,许多枣农纷纷到厂矿打工,导致红枣产业整体滑坡,不少地方出现枣园荒芜、无人管理,甚至出现砍伐枣树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兴县、临县、石楼县都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红枣产业的发展和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多年的枣树谁来管?今年初,吕梁市启动了农业产业化振兴三年规划,对红枣产业提出政府扶持、农民主动、企业有为和市场化、标准化、精品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升红枣基地建设水平,形成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格局。
重振红枣传统产业,不仅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大课题,更是保护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柳林县县长武耀飞说。柳林县提出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在沿黄红枣主产区的5个乡镇划定建设3万亩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每亩地由县财政补贴500元,共投资1500万元,还出台了详尽的管护建设标准。临县提出片区式开发、园区式聚集、产业化发展的思路,使红枣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
兴县、石楼县也出台了振兴红枣产业政策,全面提升红枣产业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益。低产枣林咋改造一项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推动,而且需要至少3年至5年的连续扶持,才能形成稳定的产业发展链条,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吕梁市市长丁雪峰说。
石楼县前山乡白家庄村红枣专业户陈占平仔细阅读着手机上县林业局发布的信息。这几天接连下雨,应防治红枣病虫害、保花保果实用技术。他说,今年,每到红枣物候期都会收到这类短信,提醒我们不误农时,及时落实技术措施。
说起石楼红枣,老陈如数家珍。石楼县是个仅有10余万人的国家级贫困县,县小村穷,却是红枣大县,枣园面积达27.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23万亩),农民人均3亩多,年产量3000万斤,红枣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由于近年来枣树品种单一退化、易裂果,在市场上竞争力差,虽然栽种面积大,产量大,产值却很低,在1亿元左右。特别是近3年,红枣成熟季节经常遭遇阴雨连绵,给枣农带来巨大损失,2010年损失过半,2011年减产三分之二,2012年几乎绝收。这个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枣农们盼着将低产枣林改造成丰产园。经过7个月的建设,目前,吕梁市已初步建成1.33万亩的红枣产业示范园区,有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1万亩、有机红枣3000亩、特色(富硒)红枣300亩,市政府拨了299万元补助。
当地还改造提升万亩红枣精品园区4个,千亩红枣精品园区50个,在临县启动了30万亩有机红枣园区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乡乡都有示范基地,村村都有示范户的局面。柳林堡则侧红枣示范园有3000亩枣林,有周边10个村子近3400人参与,采取企业牵头管理、合作社组织实施、农户具体参与的形式,采用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模式对枣园进行管护。柳林县农委主任贺瑞斌告诉记者,枣树的每个物候期都执行科学的标准,统一喷打农药、统一刷白防虫、统一安装太阳能灭虫灯、分户整形剪枝、春耕深翻等,对枣园进行高标准、高质量管护。
比如,在12月至3月枣树休眠期,要刮树皮、涂白,修剪施肥,让枣树安全越冬;在4月枣树萌芽前后,要浇水、安装杀虫灯、高接换种、改优品种;在5月红枣枝叶生长和初花期,要修剪、喷肥、放蜂等。这个标准的可操作性和效果怎样?柳林县孟门镇党委书记贾立坚说,镇里采取这样几种管护形式,一是村委牵头、枣农互助合作,二是能人大户牵头、组织专业队管护,三是合作社牵头、红枣加工企业带基地管护。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已初步形成了有序竞争、效果明显、枣农受益的良好局面。今年初,孟门镇将沿黄6000亩枣林划定为管护示范园区,为了保证示范园枣林地科学耕作,镇政府购置了20台旋耕机,组织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20人对多年未耕的林地进行旋耕,保住了底墒。
他们还组织专业人员对枣林进行剪枝整形,统一在园区内安装了300盏太阳能诱虫灯等,有效促进了枣树增产。在这个园区内,枣树座果率和结果个头都明显好于周边。柳林县红枣中心主任丕忠预计,今年园区枣树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按保守价格每公斤6元计算,亩产值在7200元以上。
扣除管理费用,年均亩纯收益6500元以上,而普通枣林年均亩收益仅1000至3000元之间,标准化管理园区的经济效益优势非常明显。经营机制咋创新在实践中,通过政府的有力推动,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引领,农户具体参与,吕梁沿黄各县红枣产区已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三方签订管护收购合同,明确权责,形成了产业链,实施产业发展全过程监控。
这种管理模式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保障了各方利益,是我市红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吕梁市林业局产业办负责人许奋明说。
柳林山娇红枣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有4000亩枣林,联系枣农1210户,每年可生产、加工、销售红枣2000万斤,已形成较完善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经营模式。他们的做法是,公司与基地枣农签订合同,按照统一的科学管护标准为枣农义务提供多项管护服务,保证以优惠价格收购红枣;组建一支服务队为枣农服务,购置齐全的农机具,挑选招聘对枣林管护的能手130多人,成立了机耕、喷洒、剪枝整形3个专业分队为枣农免费服务;精心打造一批标准化示范园,今年已完成4个千亩以上园区的建设和管护任务,每亩枣林直接投入400多元。该公司经理高全科说,我们的目标是给大家展现一个示范园,与其他地块枣林相比,论挂果我比你多,论个头我比你大,论品质我比你好,遇多雨你裂果我不裂。
以典型引领、示范推动作用,调动枣农积极性,实现稳定增收,互利互赢。在堡则侧红枣管护示范园,有一片约200亩地的枣林集成宽膜覆盖技术试点林,农业专家刘笑在这里试点,以达到增肥、灭虫、保墒、保肥、保温等效果。在柳林坪上村,枣林已建设成为一个集红枣林标准化、设施蔬菜、健康养殖、节水农业为一体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园区总面积达2200亩,园区修建了提黄灌溉工程,全部安装了高效喷灌设施,修建了循环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初步形成了林菜畜沼的循环经济模式。
商标品牌咋叫响2012年12月,山西省政府在北京举办了一场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吕梁红枣叫响市场,受到消费者喜爱。柳林的亿得利、临县的天渊牌红枣成为畅销产品。亿得利是柳林亿利天然食品公司的品牌,是山西省著名商标。
该公司是一家红枣加工经销企业,年加工销售枣制品1000多万斤,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公司经理刘廷义说,全国各地的红枣很多,市场竞争很激烈,但大多没品牌,靠压价卖初级产品。
柳林红枣好吃,很受消费者喜欢,但人们难辨真假。虽说好酒不怕巷子深,但酒香也得有招牌,只有有了叫响的品牌,才能占领市场。刘廷义从1991年起背着麻袋卖红枣,到1995年组建公司,进行红枣简单加工,因没有品牌,走了很多弯路,于是自创亿得利红枣品牌,研发新产品,将干枣、鲜枣按品种进行机械化分级,依据市场需求,开发小包装、礼品包装、真空包装,做精做细,产品远销上海、广州、沈阳、南京等地,初步形成了全国的营销网络。近日,柳林县召开了一次利用残缺红枣加工成牛羊颗粒饲料的论证会。
据初步计算,柳林县每年约有3000万斤残缺红枣,可加工成饲料5万吨,带动30万只羊的养殖,其中,残缺枣的新增收入、废弃农作物桔秆的新增收入、养殖牛羊的销售收入,每年可让农民增收5000万元左右。这个项目由政府提供科研经费,山娇红枣公司搞试点,9月建饲料生产基地,11月养羊,然后进行推广。贺瑞斌信心十足地说,我连品牌都想好了,就叫红枣羊肉红枣牛肉,准能叫响市场,畅销全国。7月30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临县碛口镇的红枣交易市场内,商铺林立,红枣产品琳琅满目,各地客商络绎不绝。
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正领着山西焦煤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考察市场,他们是来进行产业扶贫项目考察的。双方初步商定,由山西焦煤集团投资数亿元,在临县组建一家公司,对临县红枣产业进行资源整合,通过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等措施,延伸产业链,打造中国红枣第一品牌。临县是全国最大的红枣产区,面积超过80万亩,涉及10万种植户、37.26万枣农。
正常年景产量达3亿多斤,产值6亿多元,农民红枣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达1960元。近年来,临县不断强化红枣品牌意识。全县有66户红枣加工贸易企业、226户个体营销加工大户、专业合作社115个、红枣经纪人1000多人,创建出天渊枣业、天润枣业、奥华枣业等山西省著名品牌,临县的贡枣、滩枣等系列产品进入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得龙等国际大型连锁超市,与欧盟、俄罗斯、日本等经济体的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贸易合作关系。
张建国说,去年7月我们投资11.5亿元建设了4个红枣深加工项目,达效后可加工转化原枣2.8亿斤,价值倍增,目前正筹建全国最大的红枣市场和国家级红枣检验中心。到十二五时期末,农民人均红枣收入将达到5000余元,让红枣成为摇钱树,托起枣农的致富梦。
(王晓雄刘存瑞)。
本文来源:皇冠官方网客户端-www.kinyuhk.com
Copyright © 2008-2023 www.kinyuhk.com. 皇冠官方网客户端科技 版权所有 地址: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市澳门区发都大楼3088号 ICP备16149430号-4 XML地图